NEWS
律所动态
“3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2025让我们“共筑满意消费”!

今年的315即将到来

对于这个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

我们似乎越来越重视

毕竟生活中,每个人都是消费者

那么,315究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

我们能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呢?

往下看看吧~


节日介绍

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是每年的3月15日,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。

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,使之在世界得到重视,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。

中消协发布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,主题为“共筑满意消费”。


维权途径

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:


1、与经营者协商和解
      直接沟通:消费者可以直接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,摆事实、讲道理,提出合理的维权要求,如退货、换货、维修、赔偿等,争取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购买的服装存在质量问题,可直接到店铺与店员或店长沟通,要求退换货。
      利用线上渠道:若消费者是通过网络平台购物,可利用平台提供的沟通渠道,如聊天窗口、客服热线等,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。比如在淘宝购物出现问题,可通过淘宝旺旺与商家联系,说明情况并提出诉求。

2、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
      向消协投诉:消费者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、当地消费者协会的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投诉。要详细说明投诉的问题、与商家沟通的情况及自己的诉求等。消协会在收到投诉后,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调解。
      寻求其他调解组织帮助:除了消协,还有一些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,如行业协会等,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调解服务。例如,在房地产领域遇到问题,可向当地的房地产行业协会反映,寻求调解。


3、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
      确定投诉部门:根据具体的消费问题,确定向对应的行政部门投诉。如食品问题可向市场监督管理局、药品问题向药品监督管理局、价格问题向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投诉。
      提交投诉材料:以书面或线上的形式向相关部门提交投诉材料,包括购买凭证、产品照片、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能证明自己权益受损的证据,详细描述问题的经过和自己的诉求。相关部门会依法对投诉进行处理,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。


4、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
       签订仲裁协议: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前或纠纷发生后,达成了仲裁协议,明确约定将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。
       申请仲裁: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损时,可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,仲裁机构会按照仲裁规则进行审理,并作出仲裁裁决。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,双方应当履行。


5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
      准备诉讼材料:消费者需要准备好起诉状、证据材料等。起诉状要写明原告(消费者)和被告(经营者)的基本信息、诉讼请求、事实和理由等内容。证据材料包括能证明消费关系存在、权益受损等相关的证据。

      立案与审理:将准备好的诉讼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,法院在受理后会根据案件情况安排开庭审理。在庭审过程中,消费者要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辩论情况,依法作出判决。


普法宣传活动



我所杨杨主任深入杨庄子社区为居民开展消费者权益普法宣传讲座,

针对大家日常消费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合法律条文重点解读,

同时向大家普及合理维权途径,希望各位居民在日常消费中“擦亮眼睛”,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